從中醫角度來看,舌苔很白然后發黃,一直發熱、頭疼,可能是由于外感風寒濕邪、濕熱內蘊、脾胃不和、陰虛火旺、邪在少陽證等原因所致。建議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對癥治療。
1.外感風寒濕邪:多是氣候驟變,防護不當引起,外邪侵襲,衛表不和,進而導致上述癥狀,可能伴有惡寒、身體酸痛。應注意保暖,多休息,可飲用姜湯驅寒,一般無需用藥。
2.濕熱內蘊:可能是飲食不節,嗜食肥甘厚味所致,濕熱之邪蘊結體內,從而引起此癥,往往伴有口苦、口臭、大便黏膩。應調整飲食,可遵醫囑使用龍膽瀉肝丸、藿香正氣膠囊、清熱祛濕顆粒等藥物治療,能夠清熱利濕。
3.脾胃不和:多是飲食不規律、情志不暢等造成,脾胃功能失調,導致此類癥狀,還可能有腹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應注意飲食規律,保持心情舒暢,可遵醫囑使用香砂養胃丸、保和丸、健脾丸等藥物治療,能夠調和脾胃。
4.陰虛火旺:多是久病傷陰、房事不節等導致,陰液虧虛,虛火內生,因此造成此情況,可能伴有口干咽燥、五心煩熱、失眠多夢。應避免勞累,節制房事,可遵醫囑使用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六味地黃丸等藥物治療,能夠滋陰降火。
5.邪在少陽證:多是外感病邪未解,內傳少陽所致,邪氣侵入少陽經,進而使得癥狀發生,可能伴有寒熱往來、胸脅苦滿??赏ㄟ^中藥方劑小柴胡湯加減治療,也可遵醫囑使用小柴胡顆粒、正柴胡飲顆粒、柴芩清寧膠囊等藥物治療,能夠和解少陽。
需要注意的是,出現相關癥狀后,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宜清淡,避免油膩、辛辣食物;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緒過激。如果癥狀持續不緩解、加重或出現其他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診斷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