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包皮龜頭炎可累及龜頭,局部出現紅斑,大小不等,可相互融合,自覺有燒灼、疼痛感。
疾病可能是由于滴蟲、衣原體感染等引起,需遵醫囑給予藥物治療。
癥狀包皮龜頭炎的皮膚損害可發生在龜頭,臨床可表現為局部出現紅斑,顏色鮮紅或暗紅,大小不等,形狀不規則,可相互融合,有時可引起潰瘍,患者自覺有燒灼感、疼痛、觸痛。
包皮龜頭炎龜頭紅斑手繪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包皮龜頭炎龜頭紅斑手繪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包皮龜頭炎常由于白色念珠菌、滴蟲、衣原體、支原體、淋病雙球菌或其他細菌所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由于包皮過長,清潔不夠,包皮和龜頭之間的不潔物(即包皮垢)刺激引起,多見于個人衛生觀念差者或青少年。
治療包皮龜頭炎的治療基本原則是消炎殺菌,內外兼治,主要包括系統治療、局部治療,需遵醫囑進行。
系統治療:
急性淺表性包皮龜頭炎和環狀糜爛性包皮龜頭炎的治療應首選針對革蘭陽性球菌的抗生素,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等相對敏感的藥物;滴蟲性包皮龜頭炎的治療首選甲硝唑;對于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包皮龜頭炎,常用伊曲康唑等藥物治療。
局部治療:
細菌感染引起的包皮龜頭炎可用硼酸洗液或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清洗患部;念珠菌性包皮龜頭炎可用碳酸氫鈉溶液清洗患部,并涂抹咪唑類軟膏(如硝酸咪康唑乳膏、克霉唑乳膏等);滴蟲性龜頭炎可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高錳酸鉀溶液沖洗龜頭和包皮內側,并敷以消炎軟膏。
除了以上治療外,患者平時要常清洗包皮和龜頭,保持清潔、干燥。反復出現包皮龜頭炎的患者應行包皮環切術。
[1]劉志宇.泌尿外科學;高級醫師進階.第1版[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6:343-344.
[2]闞全程,張曉堅.常見疾病臨床藥物應用指南(西藥)[M].**: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2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