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導致鼻子底下起了水泡,而且瘙癢的原因有很多,可能為生理性原因,如蚊蟲叮咬等所致,也可能為病理性原因,如局部單純皰疹、急性過敏性皮炎、毛囊炎、固定性藥疹等情況引起,當出現癥狀時,需要及時就醫,明確具體病因。
一、生理性原因:如果鼻子下面被蚊蟲叮咬,可能會在鼻子底下出現紅色疙瘩,并伴有瘙癢癥狀,甚至可能會出現水泡等病變。如果是此種原因導致鼻子底下起了水泡,且伴有瘙癢的癥狀,可以使用小蘇打水、肥皂水等堿性溶液清洗局部,并使用鹽酸西替利嗪、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等緩解癥狀。
二、病理性原因:1、局部單純皰疹:此類病變多是由于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單純皰疹病毒可以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發生原發初次感染者,可以引起皮膚上,特別是口周、鼻周部位出現病毒性紅斑、水泡,并伴有一定瘙癢和灼痛等癥狀,初次感染還可能會出現全身癥狀,比如發燒、不適、乏力等,感染之后病毒會在局部神經節里潛伏,之后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容易在局部原位復發。有的人是因為近期勞累導致免疫力下降,也有可能是酗酒,還有女性可能處于月經期前后,機體功能下降之后,很快鼻子會出現水泡并伴有瘙癢。若為該原因引起,可以遵醫囑使用抗病毒藥物,比如阿昔洛韋;
2、急性過敏性皮炎:部分患者鼻子底下起了水泡,而且還伴有瘙癢的癥狀,可能是不慎接觸了某些過敏原,如花粉、粉塵等所致。致敏引起變態反應性炎癥,也可以表現為局部有小的針尖米粒大小水泡,部分患者甚至還可出現明顯滲出等癥狀。如果為此種原因所引起,需要注意及時去除花粉、粉塵等過敏原,并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氯雷他定等抗過敏藥物進行對癥抗過敏治療;
3、毛囊炎:部分人群平時喜歡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火鍋等,或者是平時總是熬夜,可能會因上火而引起局部皮膚毛囊炎癥性病變,也會出現鼻子底下有水泡,而且伴有瘙癢的癥狀,此時需要注意局部清潔,同時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羅星軟膏等進行治療;
4、固定性藥疹:多是由于某些藥物所引起的過敏,好發在皮膚黏膜交界處,包括口周,也包括鼻周,可以先形成紫紅色瘙癢性紅斑,嚴重者中間就會出現水泡。此時要先避免使用致敏的藥物,并同時應用抗過敏藥物進行治療,才能促進病情逐漸好轉。但部分患者在好轉之后局部會留下深色色素沉著,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消退。
綜上所述,臨床導致相關癥狀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治療方法也存在明顯差異,出現相關情況后需及時就醫治療,促進病情盡快恢復。建議患者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局部清潔,保持局部衛生,并注意飲食葷素搭配,遠離不利因素,減少不適癥狀出現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