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杜仲和炒杜仲在炮制方法、外觀性狀、作用側重點、功效發揮、適用病癥和藥性等方面存在一定區別,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1.炮制方法:杜仲是未經炮制的生品,而炒杜仲是經過炒制加工后的成品。
2.外觀性狀:杜仲的表面多為淡棕色,較平滑,內表面暗紫色。炒杜仲顏色加深,表面可能會有一些焦斑。
3.作用側重點:杜仲以補肝腎、強筋骨為主,多用于治療腎虛腰痛、筋骨無力等。炒杜仲經過炒制,增強了其溫性,使其補肝腎、安胎的作用增強。
4.功效發揮:生杜仲中膠質成分較多,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炒杜仲經過炒制,破壞了其膠質,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從而提高藥效。
5.適用病癥:杜仲常用于治療腎陽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尿頻等。炒杜仲更適用于胎動不安、習慣性流產等需要安胎的病癥,以及腎陽虛導致的五更泄瀉等。
6.藥性:杜仲性溫,炒杜仲溫性更甚。
總之,在臨床應用中,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選擇使用杜仲或炒杜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