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尿尿的情況一般是指尿頻,可能與非病理性因素有關,如飲水量多、精神緊張、天氣寒冷、妊娠期等,還可能與尿道炎、膀胱炎、腎盂腎炎、前列腺增生、泌尿系統結石、膀胱過度活動癥等病理性因素有關,臨床上常用日常護理、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等方法緩解。
一、非病理性因素:1、飲水量多:如果近期飲水量比較大,水分經機體代謝后會隨尿液排出,可能會出現尿頻的癥狀,屬于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2、精神緊張:如果機體精神過度緊張,由于交感神經興奮,可能會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縮,從而出現總是想排尿的癥狀,一般放松心情后可以改善。
3、天氣寒冷:天氣較為寒冷時,皮膚出汗量較少,水分蒸發減少,多數的水分代謝只能通過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從而可出現排尿次數增多的現象,可以通過適當增加衣物、減少飲水等改善癥狀。
4、妊娠期:若女性處于妊娠期,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子宮逐漸增大,可能會壓迫膀胱,導致機體出現尿頻的癥狀,通常是正常情況,生產后可以緩解。
二、病理性因素:1、尿道炎:若機體不注意局部清潔衛生,導致細菌或其他微生物侵襲,出現炎癥反應,炎癥刺激尿道黏膜組織,可能會出現尿頻、尿痛等癥狀,并可伴有尿道刺癢現象。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阿奇霉素、頭孢克肟等藥物治療。
2、膀胱炎:機體患有膀胱炎時,炎性因子刺激膀胱黏膜組織,可能會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縮,出現尿頻、尿急等癥狀,并可伴有尿不盡、下腹部不適等癥狀?;颊呖梢宰襻t囑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藥物治療。
3、腎盂腎炎:若下尿路受到細菌或其他微生物侵襲,導致局部發生炎癥反應,細菌可由尿道上行入膀胱直至腎盂、腎盞,炎癥刺激周圍組織,會導致患者出現尿頻、尿痛、尿急、腰痛等癥狀,同時細菌入血,還可能引起全身寒戰、發熱等癥狀。此類患者應積極就醫,遵醫囑使用頭孢他啶、鹽酸莫西沙星等抗生素治療,還要注意解除感染誘因。
4、前列腺增生:若機體存在前列腺增生,前列腺體積變大,腺體壓迫尿道,尿道會變得相對狹窄,導致排尿不暢和排尿困難,還可能出現尿頻、尿不盡的癥狀?;颊呖梢宰襻t囑應用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鹽酸特拉唑嗪片等藥物緩解癥狀。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應積極行微創的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去除增生腺體,改善排尿,保護膀胱和腎臟功能。
5、泌尿系統結石: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容易誘發尿路感染,從而產生膀胱刺激癥狀,造成尿頻、尿急等癥狀。輸尿管下段結石還會對膀胱造成刺激,引起神經反射,導致尿頻、尿不盡等癥狀。膀胱結石本身位于膀胱,也會不斷刺激膀胱,使其產生尿意?;颊邞摲e極就醫,根據結石的大小、部位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如果結石比較小,可以遵醫囑應用金錢草顆粒排石,如果效果不佳,還可選擇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或者進行微創的輸尿管鏡、經皮腎鏡取石術等。
6、膀胱過度活動癥:機體患有膀胱過度活動癥時,膀胱逼尿肌會發生不穩定性收縮,且膀胱敏感性增強,較少的尿量時也會出現排尿的欲望,導致機體出現尿頻的癥狀,一般還會伴有尿急、夜尿增多、尿失禁等表現。患者可以遵醫囑應用酒石酸托特羅定片、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米拉貝隆緩釋片等藥物改善癥狀,并配合醫生進行膀胱功能訓練。
除以上情況外,盆腔炎、前列腺炎、糖尿病、腎結核因素也可能導致機體發生尿頻的現象。如機體患有糖尿病時,由于血糖含量升高,會產生滲透性利尿作用,從而出現尿頻癥狀,并伴有多飲、多食等現象。糖尿病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鹽酸二甲雙胍片、格列美脲片等藥物治療。
若機體尿頻癥狀持續存在且不緩解,可以前往泌尿外科就診,進行尿常規、泌尿系統B超等檢查,以明確診斷。日常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外陰清潔衛生,勤換內褲,日常還應多參加體育鍛煉,促進新陳代謝,增強自身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