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動脈氧分壓差準確稱呼為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差,是指肺泡氧分壓和動脈血氧分壓之間的壓力差值,正常值在30mmHg以內,主要用于判斷換氣功能,反映氧氣通過肺泡壁進入動脈血的能力。當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差降低,說明此時肺泡換氣功能下降,可能是由于吸入氧氣濃度較低、肺氣腫、胸廓畸形、呼吸肌麻痹、一氧化碳中毒、休克等導致,建議到醫院就診咨詢,明確病因后接受規范治療,以免造成更嚴重的病情發生。
1、吸入氧氣濃度較低:吸入肺泡內的氧濃度較低時,肺泡內氧分壓會出現下降。此時肺功能檢查報告顯示FEV1/FVC下降,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差也會減低,FEV1/FVC是指第一秒用力呼氣的量占用力呼氣量的比例;
2、肺水腫:溺水、吸入性肺炎、大葉性肺炎等疾病可引起肺水腫,大量水分子充斥在肺泡內,使吸入肺泡內的氧氣總量減少,此時FEV1/FVC升高,可引起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差低;
3、胸廓畸形:畸形的胸廓結構會導致呼吸不暢,患者潮氣量和有效通氣量減低,使FEV1/FVC下降,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差減低;
4、呼吸肌麻痹:肺通氣和換氣的前提條件是呼吸肌有節奏地運動收縮,當藥物等因素導致呼吸機發生麻痹時,肺泡通氣量不足,可以引起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差低;
5、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中毒可導致具有攜氧能力的血紅蛋白減少,FEV1/FVC升高,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差變低;
6、休克:休克后患者呼吸中樞神經受到抑制,呼吸活動減弱甚至消失,肺泡內氧分壓迅速下降,最終引起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差減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