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并沒有治療肝郁脾虛、便秘最好的中成藥的說法,但芪蓉潤腸口服液、麻仁潤腸丸、枳實導滯丸等藥物對于緩解此類情況有較好的作用。
肝郁脾虛、便秘多是由于肝失疏泄、脾失運化等因素導致肝氣不舒、郁滯不暢、脾氣虛弱,造成肝脾無力化氣行血,從而出現便秘、失眠多夢、月經不調等臨床表現。
1、芪蓉潤腸口服液:主要成分包括黃芪(炙)、肉蓯蓉、白術、太子參、地黃、玄參、麥冬、當歸、黃精(制)、桑椹、黑芝麻、火麻仁、郁李仁、枳殼(麩炒)、蜂蜜,具有益氣養陰、健脾滋腎、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用于氣陰兩虛、脾腎不足、大腸失于濡潤而致的虛癥便秘。
2、麻仁潤腸丸:主要成分包括火麻仁、炒苦杏仁、大黃、木香、陳皮、白芍,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用于腸胃積熱、胸腹脹滿、大便秘結等情況的治療。
3、枳實導滯丸:主要成分包括枳實(炒)、大黃、黃連(姜汁炙)、黃芩、六神曲(炒)、白術(炒)、茯苓、澤瀉,具有消積導滯、清利濕熱的功效,可用于飲食積滯、濕熱內阻所致的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大便秘結、痢疾里急后重等癥狀的治療。
除上述藥物外,麻子仁丸、補中益氣丸、健脾丸、歸脾丸等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建議患者平時多食用蔬菜、水果,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多飲水,每天定時排便,形成條件反射,還可以適當增加體力活動,并加強腹肌鍛煉,盡量避免久坐不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