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是指由于居住環境、衛生條件、營養、護理、情緒、心理因素等,導致婦女在生產之后1個月內所受到的外感或內傷而引起的疾患,在月子里沒有治愈而留下的病癥。但是并沒有十大月子病的說法,常見的月子病有產褥期感染、急性乳腺炎、產后關節疼痛、子宮脫垂等。
1、產褥期感染:生產之后由于妊娠因素,女性的身體條件較差,會出現體力損失、出血等癥狀。期間若未加強日常護理,則容易造成產褥期感染,引起產后發熱、腹部疼痛、惡露惡臭等異常的改變。此時一定要盡快就醫做全面的檢查,必要時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等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服藥期間應暫停哺乳;
2、急性乳腺炎:部分哺乳期女性由于哺乳經驗不足、不注重乳房護理,則可能會出現急性乳腺炎。隨著炎癥的發展會引起乳房脹痛、腫塊等不適,還可能會出現發熱等現象。確診乳腺炎的女性可以先暫停喂奶,必要時遵醫囑予以頭孢克肟片、青霉素V鉀顆粒進行治療;
3、產后關節疼痛:產后月子期間如果吹風著涼、過多的活動、疲勞等,容易引起關節的腫脹、疼痛等不適,尤其是在活動后可能會加重。等滿月后可以盡快就醫做檢查,必要時通過按摩、補鈣或者艾灸治療;
4、子宮脫垂:分娩后子宮韌帶和盆底肌變得松弛而無彈性,使子宮容易隨體位變化發生位置的改變,子宮沿著陰道方向往下移動。如果不注意休息,過早從事重體力或蹲位姿勢勞動,還可發生子宮脫垂,此時應該及時進行治療,遵醫囑進行提肛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