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一般指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婦科常見病。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宮頸管內的柱狀上皮菲薄,其下方間質透出呈紅色,外觀形似糜爛,故得名。在青春期前,卵巢功能尚未完善,雌激素水平較低,宮頸的鱗狀上皮占據宮頸外口表面。隨著青春期來臨,雌激素水平升高,柱狀上皮向外擴展,從宮頸管內延伸至宮頸外口。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狀上皮又會退回宮頸管內。
由于這種生理變化在女性生理周期中較為常見,所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婦科常見情況。多數情況下,宮頸柱狀上皮異位不會引起明顯癥狀,通常在婦科檢查時被發現。不過,當合并感染或其他病變時,可能出現白帶增多、接觸性出血、外陰瘙癢等癥狀。
女性要重視婦科檢查,定期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和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以便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異常情況。平時要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避免不潔性生活。若出現白帶異常、陰道出血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判斷,判斷是正常的宮頸柱狀上皮異位還是合并了其他病變。若存在病變,需遵醫囑進行相應的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或忽視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