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的患者在治療時,既不能頻繁洗臉,也不應減少洗臉的次數。
脂溢性皮炎產生的原因是皮脂過度分泌,導致其在皮膚上長時間停留。本病多發生于青春期或絕經期婦女。這種情況更容易出現在頭部和面部,但也可能影響到軀干等身體部位,有可能對皮膚表皮功能產生改變。一般分為尋常性與膿皰型兩種類型。皮膚上常見的癥狀包括出現紅色斑點和油脂鱗屑,并伴隨著各種程度的瘙癢感。一般認為,該病與遺傳有關,發病時往往伴有嚴重的痤瘡或粉刺性皮損。盡管患者的面部屏障經常遭受損害,并且油脂含量較高,但仍然不建議進行過度的清潔,以避免對面部造成進一步的損害。然而,洗臉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為臉部會積聚大量已經死亡的角質細胞,從而加劇疾病的癥狀。因此,在日常護理中應該注意保持面部濕潤。建議每天洗臉的次數不要超過兩次,最好是用溫水洗臉。
對于這種疾病的患者,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外部使用復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或口服維生素B2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患者出現不適的癥狀,應該立刻前往醫院的皮膚科進行檢查。務必保持飲食的清淡,并盡量避免攝入過于辛辣和油膩的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