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是指妊娠,妊娠通常需要37-42周才能生,但孕期狀況復雜多變,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分娩。
醫學上,從末次月經第一天開始計算孕周,整個孕期約40周,這是平均的妊娠時長。滿37周分娩就算足月產,胎兒各器官基本發育成熟,能較好適應外界環境。多數孕婦會在預產期前后分娩,預產期按末次月經日期月份減3或加9,日期加7來粗略估算。然而,實際分娩時間受多種因素左右。比如初產婦和經產婦有別,經產婦產道經過上次分娩擴張,再次分娩進程常更快,可能37周剛過不久就臨產;初產婦產程啟動相對慢些。孕婦自身健康問題也關鍵,孕期患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血壓持續升高會損害胎盤功能,胎盤過早老化,無法為胎兒輸送充足養分,胎兒易窘迫,可能提前催生,在37-38周就需終止妊娠;若孕期營養過剩、運動極少,胎兒巨大,到40周還未自然臨產,為防難產、肩難產等風險,醫生也會權衡利弊適時剖宮產,超42周則為過期妊娠,胎盤功能衰退,胎兒窘迫、羊水過少等風險驟升,必須干預。
日常護理中,孕婦要定期產檢,孕晚期每周一次產檢尤為重要,醫生可實時監測胎兒狀況,如通過胎心監護了解胎心變化、超聲查看羊水指數等。適度運動,像散步、孕婦瑜伽,增強體力利于分娩,還能助胎兒入盆,但別過度勞累。留意胎動,早中晚各數一小時,三次胎動數總和乘以4,正常應在30次,胎動異常及時反映,確保母嬰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