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的胸腔積液抽出來絮狀物,可能是正?,F象,但也可能與傷口感染、局部轉移有關,建議及時明確原因,根據原因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以免延誤治療。
1、正?,F象:肺癌的患者一般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后需要放置胸腔引流管,排出胸腔內積氣、積液,促使肺部復張。手術屬于有創操作,容易對局部組織造成損傷,出現血液滲出的情況,此時可能會出現紅色的絮狀物,屬于正?,F象,傷口愈合后可逐漸恢復,注意觀察引流液的量、性質即可。
2、傷口感染:肺癌屬于惡性消耗性疾病,患者的自身免疫力較差,若手術后未做好傷口的護理工作,容易被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侵襲,導致局部感染而出現紅、腫、熱、痛等表現,此時胸腔積液中可出現白色絮狀物。建議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可完善藥物敏感試驗,選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顆粒等敏感的抗生素。
3、局部轉移:若患者未進行手術治療,只是在進行檢查時發現胸腔積液中出現絮狀物,可能與病情進展而出現局部轉移有關,如出現胸膜腔種植,可引起胸膜腔積液,常為血性積液,并導致氣促的癥狀。建議采取綜合治療措施來進行改善,如放療、化療、免疫治療等,幫助改善自身預后。
肺癌患者容易出現消瘦、四肢無力等惡病質表現,應注意增加營養,可以少食多餐,多吃一些雞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若無法經口進食,可經靜脈給予腸外營養,以增強自身抵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