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療是利用低溫的介質(zhì)接觸人體,使之降溫以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物理治療方法。冷療在臨床上的主要目的,包括止血、止痛、抗炎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冷療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進行,避免自行操作。
一、目的:1、止血:冷療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或出血,常用于局部軟組織損傷初期、鼻出血、扁桃體拆除后的止血等;
2、止痛:冷療可以降低神經(jīng)末梢的敏感性,減少滲出,減輕局部組織的張力,從而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
3、抗炎:臨床上主要用于急性關(guān)節(jié)扭傷早期、牙痛、燙傷等疾病,冷療可以減少局部血流,降低細菌的活力,從而控制炎癥的擴散,常用于炎癥早期的治療;
4、其他:冷療還可以用于降低體溫,如果患者體溫過高,為了及時地降低體溫,也可以采取冷療。
二、注意事項:在冷治療前,需要對病人說明冷療的正常感覺和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yīng)。同時在采用冷療治療時,應(yīng)防止過冷引起凍傷。在進行治療時要注意非治療部位的保暖,防止病人受涼感冒。此外,用噴射法進行冷療時,不要直接噴射于面部,以免造成眼、口、鼻、呼吸道的冷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