癤腫的致病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胞菌屬、大腸埃希菌等。
癤腫是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鏈球菌、假單胞菌屬、大腸埃希菌等致病菌侵襲單個毛囊及其周圍組織,在全身或局部抵抗力減低時,細菌可迅速繁殖并產生毒素,導致毛囊局部發生的急性化膿性病變,該疾病多發于皮膚裸露和摩擦處,包括頭面部、頸后、背部、臀部、腋下等。該疾病的主要表現為紅、腫、熱、痛的小結節,逐漸腫大,頂部冒出黃白色膿頭,通常破裂流出膿液后,可消退、痊愈。
患者出現上述癥狀,需要及時入院進行就診,醫生會對患者的癤腫進行仔細的檢查,判斷其有無發紅、腫脹、流膿,再用手觸摸判斷其質地,明確病變程度及范圍,如果患者出現高熱,還需要進行體溫測量,以便明確病情。針對癤腫,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莫匹羅星軟膏、鹽酸克林霉素片等藥物來治療,通過減緩或阻止某些敏感細菌的生長,達到抗菌消炎的功效,促進癥狀的消散,有助于機體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