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指發熱。細菌感染時,免疫系統受到細菌刺激產生防御狀態,此時體內產熱增加。反復發熱要控制細菌感染、物理降溫、藥物降溫。
1、控制細菌感染:細菌感染的時候要及時的控制感染,常見的致病菌有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還有志賀菌屬、沙門菌屬等腸道細菌,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細菌有結核分枝桿菌、白喉桿菌等。可遵醫囑選擇合適的抗生素進行治療,如青霉素類的阿莫西林片、青霉素V鉀片等,還有頭孢菌素類的頭孢拉定膠囊、頭孢克洛膠囊等。
2、物理降溫:腋下溫度未超過38.5攝氏度時,可進行溫水擦浴,用毛巾打濕溫水后擦拭腋下、腹股溝區等溫度較高的位置,有利于降低體溫。
3、藥物降溫:如果反復發熱腋下溫度達到了38.5攝氏度,此時可遵醫囑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片等解熱的藥物緩解。
恢復期間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