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針灸治療儀的作用包括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等,副作用包括皮膚過敏、局部灼傷、肌肉痙攣、加重原有病情、暈針現象等,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一、作用
1.疏通經絡:電磁針灸治療儀通過模擬傳統針灸的針刺和電刺激,能夠有效疏通經絡。就像傳統針灸一樣,其可以調節人體經絡氣血的運行,使氣血通暢,緩解因經絡阻滯引起的各種疼痛,如頸肩腰腿痛等。例如,對于氣滯血瘀型的頸椎病,電磁針灸治療儀的刺激可以改善頸部經絡的氣血瘀滯狀態。
2.調和陰陽:中醫強調人體的陰陽平衡,電磁針灸治療儀有助于調整機體的陰陽失衡狀態。其可以通過對穴位的刺激,調節臟腑功能,從而達到陰陽調和的目的。例如,對于陰虛陽亢導致的失眠,合適的電磁刺激可以調節心腎陰陽,使人體恢復正常的睡眠節律。
3.扶正祛邪:該儀器能夠增強人體的正氣,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通過刺激穴位,激發人體自身的抗病能力,幫助身體抵御外邪。在感冒初期,使用電磁針灸治療儀刺激相關穴位,可激發人體的衛氣,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使病情得到緩解。
4.改善局部血液循環:電磁刺激可以引起局部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從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這對于一些患有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的疾病,如肢體麻木、凍傷后的恢復等情況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例如,在凍傷后的康復階段,其可以加速凍傷部位的血液流動,促進恢復。
5.緩解疼痛:通過刺激神經末梢和肌肉組織,電磁針灸治療儀可以釋放內啡肽等神經遞質,從而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對于各種急慢性疼痛,如關節炎疼痛、肌肉勞損疼痛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痛苦。
二、副作用
1.皮膚過敏:部分患者可能對電極片或儀器接觸皮膚的部分材料過敏,出現皮膚瘙癢、紅斑等過敏反應。這是因為個體的皮膚敏感性不同,接觸儀器的材質可能引發機體的過敏機制。
2.局部灼傷:如果電磁針灸治療儀的電流強度調節不當,或者使用時間過長,可能會導致局部皮膚灼傷。這是由于過度的電刺激和熱效應,使皮膚組織受損。
3.肌肉痙攣:在使用過程中,若電刺激參數設置不合理,可能會引起肌肉過度收縮,導致肌肉痙攣。這是因為不適當的電刺激頻率和強度干擾了肌肉正常的收縮和舒張節律。
4.加重原有病情:對于一些病情復雜、體質虛弱的患者,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導致原有病情加重。例如,對于患有嚴重心臟病或高血壓的患者,不恰當的電刺激可能會引起血壓波動或心律失常。
5.暈針現象:盡管電磁針灸治療儀和傳統針灸有所不同,但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類似暈針的現象,如頭暈、心慌、惡心等。這可能是由于患者精神過度緊張,或者身體對電刺激較為敏感導致的。
如果使用電磁針灸治療儀,使用藥物時一定要謹遵醫囑。在日常護理方面,使用儀器后要注意皮膚清潔,保持皮膚干爽。同時,儀器要妥善保管,按照說明書正確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