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推遲從中醫角度而言可由氣虛、血虛、血寒、氣滯、痰濕等多種問題導致,不僅僅只有氣虛與血虛兩種情況,也不能單純根據月經推遲這一現象判斷是何種證型,還需要結合患者個人情況辨證論治。建議患者到中醫科或中醫醫院就診,以明確具體原因。如果是育齡期女性,需要先排除是否是因懷孕引起的月經推遲,之后再進行進一步診斷與治療。
1、氣虛:主要是由于先天脾胃虛弱、腎功能不足、性生活過多或多次生產等損傷腎氣所導致,可以出現月經推遲的癥狀,常伴有腰膝酸軟、頭暈、面色晦暗等癥狀;
2、血虛:先天體質較虛弱或者是因長期生病、生育過多出現貧血等,都會導致脾胃功能虛弱而出現血虛,從而導致月經推遲。除月經推遲外,還可出現頭暈、眼花、心悸、睡覺少等癥狀;
3、血寒:包括虛寒和實寒,主要是因為先天體質虛弱、遭受寒氣或濕氣、食用過多寒涼食物、精神壓力大、久病不愈等原因引起,也會造成月經推遲,還可出現小腹疼痛、乳房脹痛、面色蒼白等癥狀;
4、氣滯:如果經常有緊張、焦慮、生氣等負面情緒無法得到抒發,則可能出現氣滯現象,可導致女性出現內分泌紊亂,從而會影響月經來潮,引發月經推遲,一般還會有精神抑郁、常嘆氣等表現;
5、痰濕:多數人有身體肥胖的表現,可能因過多飲水、酒、冷飲等,使體內津液代謝失衡而形成內濕,可出現月經推遲、腹瀉、白帶量多等癥狀。
因此,建議有月經推遲的女性生活中要保持心情愉快,學會抒發情緒,注意避免食用生冷、辛辣食物等,以免因月經推遲,使身體出現其他不適。另外,還需要注意,月經推遲也有可能是藥物副作用等其他因素引起,所以建議到醫院明確診斷后再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