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麻藥后產生的皮膚瘙癢癥狀,會隨著麻醉藥物作用的消失而逐漸消失,時間通常為0.5-1天。打麻藥后出現皮膚癢,通常見于半麻或局部麻醉,由于全身麻醉的患者會失去意識,因此不會有瘙癢的感覺。
打麻藥后皮膚癢,通常屬于Ⅰ型過敏反應,也就是速發型過敏反應,通常過敏癥狀較輕,可能只出現瘙癢癥狀,而看不到明顯皮疹,可繼續進行觀察,一般在麻藥作用消失、麻藥代謝排泄后,可自行緩解。較重的過敏反應不但會有瘙癢癥狀,還可能會看到紅斑、風團等,可遵醫囑口服抗過敏藥物,比如鹽酸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等藥物。對于較為嚴重的麻藥過敏反應,除了局部皮膚劇癢難耐,有明顯皮疹表現外,還會合并血壓下降、呼吸困難等過敏性休克表現,建議及時備好急救箱,做好搶救準備,及時注射腎上腺素。
由麻藥過敏導致的瘙癢,大多數屬于輕型癥狀,但也需要謹慎處理。如果是局部麻醉用藥導致患者出現癥狀,大多數在半天內可吸收、代謝,因此出現瘙癢后需要在醫院觀察4個小時左右,待瘙癢癥狀完全消失后才能離開醫院。如果手術中患者出現麻藥過敏導致皮膚癢時,醫生應當邊做手術邊觀察,詢問患者的感覺,術后應測量呼吸、心率、血壓、脈搏等基本生命體征。對于患者來講,打麻藥后若出現皮膚癢的感覺,一定要及時向醫生反饋,以避免出現麻藥過敏的嚴重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