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寒是由于寒邪侵襲人體,導致陽氣受損、陽氣不足導致,包括脾陽虛和腎陽不足等證型,也可以同時存在。宮寒可以導致月經不調、痛經,甚至不孕不育。對于宮寒,中醫調理的方法包括生活調理、藥物調理等。
一、生活調理:1、飲食:禁食寒涼食物,多食溫熱食物,因為身體本就陽氣不足,再食用寒涼飲食,會導致宮寒的癥狀加重。冷飲以及從冰箱剛取出的食物,還有香蕉、葡萄、梨、西瓜等寒性食物盡量禁食。還要注意在月經期前幾天盡量不吃辛辣的食物,多食用溫和、滋補的食物,如枸杞、荔枝、桑葚、桂圓,以及核桃、紅豆、紅棗、生姜、羊肉等;
2、保暖:要注意保暖,保護好腰腹部,尤其在秋冬季節比較寒冷的環境下,要多穿衣物。還可以通過外用暖寶寶等,讓身體溫暖。經期內不要受涼,避免洗冷水澡,長時間吹空調;
3、良好習慣:養成良好的作息,早睡早起,勞逸結合,日常加強身體鍛煉,比如跳繩、瑜伽、跑步等,幫助緩解工作學習壓力,保持良好心情。
二、藥物調理:可以遵醫囑使用溫經散寒、溫補脾腎的藥物,如果出現痛經、月經不調可以服用艾附暖宮丸。如果出現腹瀉、大便不成形、腰骶部寒涼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其他可以使用的藥物包括當歸、杜仲、益母草、芍藥、人參、牡丹皮,以及川芎、甘草、牛膝、桂枝、莪術、阿膠等。還可以使用艾葉、肉桂、花椒等煮水后泡腳,具有一定溫腎散寒的功效。
三、其他方法:主要包括艾灸、針灸、拔罐、按摩等。比如艾葉能夠溫經活血,用艾葉艾灸關元、氣海等具有暖宮效果,可以行氣活血。針灸、拔罐等方法也能驅寒通絡、活血化瘀,緩解宮寒。需要注意的是穴位按摩、艾灸、拔罐等操作,需由專業人員進行操作,以保證治療的安全性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