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比較重要的一種手段,胰島素對肝腎功能影響較小,對妊娠期孕婦和胎兒也基本沒有過多影響,因此當上述人群出現血糖升高或合并有糖尿病時,均可遵醫囑注射胰島素治療。但注射胰島素不當或劑量不合適的情況下,也可能有副作用出現,不過其產生的副作用可能并沒有十種之多,較為常見的副作用包括低血糖、體重增加、注射部位感染、皮下脂肪萎縮、過敏、水腫、視物模糊等。
1、低血糖:胰島素是一類降糖激素,當患者外源補充胰島素時,如果胰島素注射劑量過多或注射時間不理想,均可能誘發低血糖反應。在肝腎功能不良的老年患者,或已經出現糖尿病合并其他大血管、微血管病變的患者中,更容易發生低血糖。低血糖會使患者出現饑餓、心慌、出汗、焦慮、震顫等癥狀,嚴重時還會導致患者意識模糊甚至死亡;
2、體重增加:胰島素是人體內本身存在的一種激素,胰島素的生理作用表現為促進蛋白質合成和促進組織新生,降低血糖后會吸收并利用體內的能量,合成蛋白、脂肪等物質儲存于人體。因此注射胰島素之后,患者體內的合成代謝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因此患者體重有可能會增加;
3、注射部位感染: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時,其白細胞的游走能力會有所下降,患者的機體會比正常狀態下更容易發生感染。由于注射胰島素的針頭會刺破皮膚,因此注射的相應部位有可能會發生感染;
4、皮下脂肪萎縮:長期注射胰島素,尤其是注射大劑量胰島素的患者以及老年患者,容易在注射時出現進入皮下后推注困難、反應相對較慢等情況,長此以往會造成皮下脂肪緩慢萎縮,患者可能會出現注射部位表皮凹凸不平的現象。此類患者需要更換注射部位,避免發生嚴重的皮下脂肪萎縮;
5、過敏:過敏現象常見于過敏體質人群,因為多數患者注射的胰島素為人胰島素,而人胰島素與人體正常分泌的胰島素屬同源產物,理論上發生過敏的情況較少。胰島素所引起的過敏癥狀大多比較輕微、短暫,一般是局部淡紅色皮疹,較少會引起全身過敏;
6、水腫:胰島素本身具有一定的致使水鈉潴留作用,注射量較大或長期注射時就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水腫,常表現為雙下肢的輕度凹陷性浮腫;
7、視物模糊:注射胰島素后可能會導致患者血糖迅速下降,造成眼內晶狀體內外組織間液濃度變化,使患者晶狀體曲度發生改變,可能會出現一過性的視物模糊;
8、其他:如果患者注射胰島素時損傷局部毛細血管,還有可能導致局部出現淤青,影響美觀。另外,如果患者注射胰島素的日劑量超過200單位,還有可能出現胰島素抵抗。
因此,患者務必根據醫生所要求的劑量注射胰島素,必須在醫師指導下增減胰島素劑量。另外,患者一定要使用有效期內的胰島素,并將其保存在適宜的環境和溫度下,避免劇烈搖晃。注射胰島素時要做好血糖監測,控制和調整好注射劑量,避免過量注射引起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