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覺身上到處都很癢,有小包,可能是皮膚干燥、蕁麻疹、濕疹、螨蟲感染、神經性皮炎等所致,建議及時就醫(yī),根據(jù)病因采取日常護理、藥物治療。
1、皮膚干燥:在晚上睡覺時,環(huán)境濕度較低,皮膚水分流失加快。生理上,皮膚自身保濕能力不足,容易導致干燥、瘙癢并出現(xiàn)小包。治療方法是加強保濕,可使用凡士林、甘油、尿素乳膏等。
2、蕁麻疹:可能由過敏、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生理上,部分人存在過敏體質,容易在夜間發(fā)作。治療通常使用抗組胺藥物,如氯雷他定片、鹽酸西替利嗪片、馬來酸氯苯那敏片等。
3、濕疹:多種內外因素可導致濕疹,如遺傳、環(huán)境、精神因素等。生理上,皮膚屏障功能較弱易發(fā)病。可外用爐甘石洗劑、糖皮質激素軟膏,如地塞米松乳膏、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口服濕毒清膠囊、防風通圣丸等。
4、螨蟲感染:床上用品不潔,滋生螨蟲,叮咬皮膚。這屬于外在因素,但個人皮膚敏感程度等生理因素也有影響。治療需更換清潔床上用品,外用復方硫黃乳膏、克羅米通乳膏,口服甲硝唑片等。
5、神經性皮炎:精神緊張、焦慮、壓力大等可誘發(fā)。生理上,神經功能紊亂影響皮膚。治療包括外用鹵米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口服谷維素片、維生素B1片等調節(jié)神經功能的藥物。
如果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yī),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用藥謹遵醫(yī)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