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會被嚇到。新生兒屬于嬰兒成長最早的一個重要階段,由臍帶結扎開始一直到出生后28天,被稱為新生兒期。新生兒期是嬰兒脫離母體后逐漸適應外界環境的一個過渡時期,在這個時期內新生兒的各項生命體征比較微弱,感官比較敏銳,任何一點較大的聲響或者光線的刺激都可能會使寶寶出現驚嚇的現象。
有的新生兒對外界的耐受性比較好,即使受到比較大的聲響,也只是表現出輕微的驚嚇,比如身體突然抖動、睡著的時候突然驚醒等,但是很快又會平復,有時也會出現輕微哭鬧的現象。有的新生兒對外界的耐受性欠佳,受到輕微的聲音刺激就會表現出比較明顯的驚嚇,比如突然大哭、嘔吐、精神萎靡、吃奶差等。甚至有些新生兒受到驚嚇還可能出現抽搐。家長要及時給予安慰,讓新生兒感到足夠的安全感。如果新生兒驚嚇癥狀比較嚴重,要立即去醫院新生兒科就診,給予鎮靜治療。
但是,如果新生兒聽到聲音后沒有出現驚嚇表現,需要警惕可能是由某些異常原因造成,比如新生兒有先天性聽力障礙,感受不到外界的聲音。需要及早進行聽力檢測,并給予有效的改善措施,比如佩戴助聽器等,以免影響新生兒語言功能的發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