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情緒不穩定可能與個人性格的原因有關,但在妊娠后出現情緒不穩定,更多見于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或其他應激事件引起的,必要時及時就醫尋求醫生的幫助。
1、個人性格:不同家族遺傳、不同的生活環境、不同的教育程度等,都會導致每個人性格存在差異,部分孕婦在成長過程中養成了多疑、憂慮、狂躁的性格,更容易在妊娠后出現情緒不穩定,比如容易發脾氣、傷心哭泣、擔心害怕等。建議孕婦多和家人溝通或者做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平和心情;
2、激素水平變化:妊娠后體內的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明顯增高,導致孕婦容易情緒波動大,特別在激素影響下出現早孕反應嚴重、體形改變、色素沉著等情況下,孕婦的心理會出現害怕、擔心、失落、焦慮等負面情緒,導致情緒不穩定。建議孕婦多學習孕期知識,多向醫生咨詢,正確面對孕期的改變;
3、其他應激事件:孕期如果發生一些應激事件,比如先兆流產、破水、生病等,孕婦也容易出現情緒不穩定,孕婦會更擔心胎兒的情況以及出現自責。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此時家人應該多陪伴多開導,從精神上給予鼓勵和幫助。
在孕婦情緒不穩定的情況下,也容易對胎兒產生一些不良影響,比如引起母胎應激反應,過早、過多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和雌激素,使宮頸過早成熟并誘發宮縮,導致出現流產或早產。另外,孕婦情緒不穩定也會影響孕婦的營養攝入和睡眠情況,導致胎兒營養不足,影響胎兒生長發育。所以,孕婦學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很重要的,同時家人也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