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患者出現肛門瘙癢癥狀,且越到夜里越癢,因為痔瘡本身一般不會出現瘙癢癥狀,出現肛門瘙癢及夜間瘙癢癥狀加重的原因考慮可能是因為痔瘡繼發局部感染、痔瘡繼發肛周濕疹,其治療方式以藥物治療為主,具體說明如下:
1、痔瘡繼發局部感染:痔瘡的痔核破裂或局部出血后未做好清潔衛生時,細菌滋生可導致局部感染,嚴重者甚至可出現肛周膿腫。感染病灶滲出的炎性分泌物可刺激局部黏膜敏感性神經,出現瘙癢癥狀。而夜間瘙癢癥狀加重,考慮可能與體位變化導致炎性分泌物滲出增加所致。其治療包括:需取分泌物行細菌涂片及培養,根據檢驗科回報結果,遵醫囑選擇敏感抗生素(如注射用頭孢他啶、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等)控制感染。
2、痔瘡繼發肛周濕疹:痔瘡患者局部反復性出血、未做好局部清潔衛生、未勤更換貼身衣物等均可能誘發肛周濕疹出現,臨床上還可表現為局部的瘙癢、刺痛、水泡、膿皰及破裂后出現的肛周潮濕及溢液等。夜間因體位變化,壓迫水泡、膿皰導致滲液增多,瘙癢癥狀加重。其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包括:①止癢對癥治療:局部使用硼酸洗液或爐甘石洗劑濕敷止癢,或遵醫囑口服抗過敏藥物如氯雷他定片、鹽酸奧洛他定片。②抗感染治療:可外用紅霉素軟膏或者遵醫囑行靜脈滴注敏感性抗生素(如注射用頭孢他啶、注射用頭孢哌酮鈉等)預治感染。③輔助藥物治療:可遵醫囑使用糖皮質激素如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注射用甲潑尼龍琥珀酸鈉、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等,以及口服復合維生素B片、維生素C片等輔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