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丹外敷最嚴重的毒副反應為呼吸抑制以及心臟驟停。白花丹為中藥的一種,其性味辛烈刺激,有大毒,臨床中常選用其根、葉作為主要入藥部位。因其毒性,白花丹在臨床治療當中,會將根曬干后入藥,而新鮮的葉子僅供外用,外用有消腫止疼、活血化瘀、拔毒等功效。臨床治療當中,合理的白花丹用量,往往并不會對機體造成毒副作用,只有當白花丹用量超過臨床最大劑量時,才會對身體造成毒副作用。
白花丹的毒性主要源于其本身所含有的成分-白花丹醌,白花丹醌的化學名稱叫做磯松素。磯松素屬于肌松藥的一種,顧名思義,其主要功效是使骨骼肌發生松弛。當大量的白花丹醌通過皮膚吸收入血后,人體的骨骼肌會出現松弛現象。當人體出現呼吸機松弛時,就會表現出人體的正常呼吸被抑制,甚至是呼吸的喪失,使得人體內血氧水平的急速下降,最終的結局就是由呼吸衰竭導致死亡。
因此,外敷白花丹需要在專業的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進行,如果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白花丹外敷不宜超過30分鐘,外敷時間過長可引起皮膚脫皮、紅腫。需要及時用清水清洗,或者用硼酸水清洗,如果已經造成皮膚破潰,可以使用硼酸軟膏。出現呼吸抑制,需及時給予呼吸興奮劑治療,如尼可剎米等,還可以給予機械通氣和其他藥物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