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以后生一胎并非像想象中可怕,但確實面臨一些挑戰,需要謹慎對待,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35歲后妊娠,從身體層面看,女性卵巢功能逐漸下降,卵子質量和數量都大不如前,受孕難度增加,受孕周期可能延長,還易出現排卵異常。孕期發生流產、早產、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并發癥的風險相對較高。例如妊娠期糖尿病,35歲以上孕婦發病率比年輕孕婦顯著上升,這是因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代謝機能減退,孕期激素變化更易擾亂糖代謝平衡。胎兒方面,染色體異常風險升高,如唐氏綜合征發生率在35歲后明顯攀升,胎兒出現先天性心臟病、神經管缺陷等結構畸形概率也有所增加。不過,現代醫學發展為高齡產婦保駕護航。孕前可通過詳細的孕前檢查,評估身體狀況,醫生針對性給予備孕指導,如提前補充葉酸、調整生活作息等;孕期產檢更為密集,像羊水穿刺、無創DNA等技術能精準篩查胎兒染色體疾病,嚴密監測孕婦各項指標,及時發現并處理并發癥,大大降低生育風險。
在日常護理方面,高齡備孕女性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每晚保證7-8小時睡眠,讓內分泌穩定。適度運動,散步、瑜伽等可增強體質,提高受孕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