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的運動頻次一般是3-4次,具體次數因人而異。
生活中常見的運動有跑步、跳繩、游泳等,每周一般建議運動3-4次,每次運動時長在30分鐘左右,可以鍛煉肌肉、促進新陳代謝、刺激大腦釋放化學物質,從而起到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放松等作用。但由于每個人的身體素質、運動方式等不同,具體運動的次數因人而異。
不過在運動的時候要注意循序漸進,運動前要做好熱身工作,并且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以免運動過度或者用力過猛對身體造成損傷。常見的運動損傷包括肌肉拉傷、肌肉挫傷、韌帶損傷等,都會引起局部疼痛、紅腫、活動受限等不適。
運動損傷的48小時內可以對患處進行冷敷,可以刺激血管收縮,緩解腫脹,48小時后可以進行熱敷,能夠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起到消腫的作用。如果出現明顯的不適,要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調整生活方式,要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不要熬夜,盡量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對身體健康更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