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檢查的內容包括婦科常規檢查、白帶常規檢查、宮頸防癌篩查、婦科超聲檢查、性激素六項檢查等,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檢查。
1.婦科常規檢查:包括對外陰、陰道、宮頸、子宮及雙側附件的視診與觸診。醫生會觀察外陰的形態、顏色、有無贅生物、潰瘍等異常;用陰道窺器撐開陰道,查看陰道壁黏膜的色澤、有無充血、炎癥、囊腫,檢查宮頸的大小、形狀、質地,是否有糜爛、息肉、腫物等;通過雙合診或三合診觸摸子宮的位置、大小、質地、活動度以及雙側附件區有無增厚、壓痛、包塊等,以此初步判斷生殖器官的健康狀況。
2.白帶常規檢查:主要檢測陰道分泌物的性狀、酸堿度、清潔度以及有無病原體感染。如檢查是否存在霉菌、滴蟲、細菌性陰道病等,通過顯微鏡觀察白帶中有無菌絲、滴蟲、線索細胞等異常成分,還會檢測白細胞、乳酸桿菌等指標,了解陰道微生態環境是否平衡,有助于診斷陰道炎等疾病,并指導后續治療方案的制定。
3.宮頸防癌篩查:常見的有宮頸細胞學檢查(TCT)和人乳頭瘤病毒(HPV)檢測。TCT是通過采集宮頸表面的脫落細胞,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是否有異常改變,如是否存在癌前病變或癌細胞;HPV檢測則是確定是否感染了高危型或低危型的HPV病毒,因為高危型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兩者聯合檢查能大大提高宮頸癌早期篩查的準確性。
4.婦科超聲檢查:分為經腹超聲和經陰道超聲。經腹超聲需在膀胱充盈狀態下進行,可觀察子宮的大小、形態、內膜厚度、有無肌瘤、腺肌病等,以及雙側附件區卵巢、輸卵管的形態、有無囊腫、腫瘤等占位性病變;經陰道超聲則更清晰地顯示子宮及附件的細微結構,尤其適用于觀察子宮內膜病變、較小的卵巢腫物等,但不適用于處女及有陰道出血等情況。
5.性激素六項檢查:包括卵泡刺激素(FSH)、促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睪酮(T)、泌乳素(PRL)。一般在月經周期的特定時間抽血檢測,主要用于評估女性的內分泌功能,輔助診斷月經失調、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早衰、高泌乳素血癥等婦科內分泌疾病,了解卵巢的儲備功能和排卵情況等。
婦科檢查后,若有異常情況需遵醫囑用藥。如患有陰道炎,應按療程使用陰道栓劑、口服藥物等,并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干燥,勤換內褲,避免同房混亂,定期進行婦科復查,預防婦科疾病的發生與復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