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并不存在十大抗過敏注射劑的說法,常用的抗過敏注射劑種類較多,包括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藥物、免疫調節藥物、甘草酸苷制劑、鈣劑、腎上腺素等。
1、糖皮質激素:如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醋酸潑尼松龍注射液、醋酸氫化可的松注射液等,具有抗炎、非特異性免疫抑制的作用,可用于治療蕁麻疹、接觸性皮炎、過敏性哮喘、過敏性休克等。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效果雖然較好,但應避免長期應用,否則易導致免疫力下降、脂肪代謝紊亂、生長發育受阻等情況;
2、抗組胺藥物:如鹽酸苯海拉明注射液、富馬酸氯馬斯汀注射液、鹽酸異丙嗪注射液等,主要通過抑制H1受體活化抑制過敏反應,可用于治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輸血引起的過敏反應;
3、免疫調節藥物:如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可通過穩定肥大細胞、減少機體釋放致敏的活性物質抗過敏,可用于蕁麻疹、過敏性皮炎的治療;
4、甘草酸苷制劑:如復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復方甘草酸單銨注射液等,具有皮質激素樣效應,可起到抗炎、抗過敏作用,可用于治療濕疹、蕁麻疹;
5、鈣劑:如葡萄糖氯化鈣注射液、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等,鈣劑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使血管內漿液成分的滲出較少,進而減輕過敏引起的紅腫等癥狀,可用于治療蕁麻疹、過敏性紫癜、瘙癢性皮炎等疾病。但由于藥效較弱,僅作為輔助用藥;
6、腎上腺素:如鹽酸腎上腺素注射液,有興奮心臟、升高血壓的作用,剛好與過敏反應帶來的血壓下降相拮抗,主要適用于過敏性休克等較為危急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