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里兩邊的肉球快挨著了,可能與非病理性因素有關,也可能與病理性因素有關,如過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息肉、鼻腔淋巴瘤。建議盡早到耳鼻喉科門診就診,明確原因后再進行系統處理。
一、非病理性因素:可能是正常的下鼻甲結構,鼻周以及鼻甲血流受到重力作用,可導致下鼻甲生理性肥大,造成此現象,通常不會出現明顯不適感,一般可以自行恢復,因此無需特殊治療。
二、病理性因素:1、過敏性鼻炎:主要是吸入過敏性物質,比如塵螨、灰塵等,誘發鼻腔黏膜出現的速發性過敏反應,可導致雙側下鼻甲蒼白、水腫、增大,類似于肉球樣改變,檢查時可能會發現鼻甲肥大,患者多伴有打噴嚏、流鼻涕、鼻子癢等相關改變。建議應用鼻噴激素,比如布地奈德鼻噴霧劑,同時聯合抗過敏藥物,比如氯雷他定片進行治療;
2、肥厚性鼻炎:可能與受涼、感冒、空氣污染等有關,在炎癥刺激下,雙側下鼻甲出現反復增生、肥大,甚至骨質增生表現,臨床檢查時能夠看到雙側下鼻甲呈顆粒狀增生、增大,堵塞鼻腔,與雙側鼻中隔緊貼,患者一般伴有持續性鼻塞、反復流鼻涕、嗅覺下降等相關癥狀。可以使用鹽酸麻黃堿滴鼻液治療,同時可口服歐龍馬滴劑等藥物治療,長期無效的患者,可以考慮做雙側下鼻甲部分切除手術;
3、鼻息肉:鼻腔內反復出現細菌感染、變態反應,可以誘發鼻腔黏膜水腫,最后形成雙側鼻息肉,屬于一種良性炎性新生物,可以從中鼻道脫出到總鼻腔內,形成雙側鼻子里面完全堵塞的表現,一般伴有鼻塞、流黃膿鼻涕、嗅覺下降、頭痛等相關表現。一旦確診,建議盡早行雙側鼻息肉切除手術,以及雙側鼻竇開放手術治療;
4、鼻腔淋巴瘤:可能與自身免疫力下降,病毒、細菌感染等多種因素有關,可出現鼻腔黏膜反復增生、增厚、潰瘍表現,下鼻甲可出現淋巴組織異常增生,形成惡性腫瘤。淋巴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可導致鼻腔狹窄,甚至破壞鼻中隔,導致鼻腔完全堵塞,可伴流膿血涕、乏力等表現。建議及早治療,早期可行根治性放射治療,晚期病變主要以化療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