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低體溫的原因主要有寒冷刺激、藥物刺激、內分泌紊亂、甲狀腺功能減退、肺炎等,危害主要是導致代謝緩慢、免疫力下降、心臟驟停、腦缺血、休克等,建議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醫,并對癥治療。
一、原因
1、寒冷刺激:如果小孩長時間處于溫度比較低的地區,可能會受到寒冷刺激,導致低體溫。建議及時脫離不良的環境,并加強保暖,一般會逐漸緩解。
2、藥物刺激:如果小孩存在應用鎮靜劑的情況,可能會導致神經系統紊亂,出現低體溫。建議及時咨詢主治醫生,并進行相應的停藥或換藥處理。
3、內分泌紊亂:精神壓力大、飲食不當等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紊亂,影響激素分泌,會出現煩躁、低體溫、皮膚粗糙等不適。建議及時舒緩情緒,并合理調整飲食結構,一般過段時間就會緩解。
4、甲狀腺功能減退:如果小孩患有該疾病,體內的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可引起乏力、頭暈等不適,還可導致低體溫。建議遵醫囑使用左甲狀腺素鈉片、甲狀腺片等藥物進行治療,可以合理補充甲狀腺激素,改善不適癥狀。
5、肺炎:該病主要是病原微生物、免疫損傷等導致的,可有發熱、咳嗽等癥狀,還可導致小孩出現低體溫的情況。需要遵醫囑使用鹽酸環丙沙星片、注射用青霉素鈉、注射用頭孢哌酮鈉等藥物治療,減輕肺部炎癥。
二、危害
1、代謝緩慢:如果小孩低體溫的時間過長,會導致身體的代謝速度減慢,不利于身體內的有毒物質排出。
2、免疫力下降:如果小孩的上述情況沒有及時控制,會導致小孩身體的免疫力下降,容易被細菌或病毒感染。
3、心臟驟停:如果小孩沒有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心臟的泵血功能出現異常,有引起心臟驟停的風險。
4、腦缺血:如果小孩長時間保持此狀態,還可能會導致腦部的血液循環減慢,容易引起腦缺血。
5、休克:如果小孩的上述不適比較嚴重,可能會導致器官衰竭,有休克的風險。
建議家長盡早帶小孩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