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蟲病是由血吸蟲寄生于循環系統所導致的一種慢性寄生蟲感染性疾病,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可能會使兒童身體長不高。
血吸蟲病可以進入兒童的大腦,導致大腦出現炎癥,有些兒童還可以出現癲癇,這些因素都會對兒童的生長發育造成影響。有些寄生蟲還可以進入到兒童的垂體部位,導致垂體發生損傷,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在兒童時期如果反復感染血吸蟲,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會導致垂體前葉和性腺等功能減退,嚴重影響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常表現為身材矮小、面容蒼老、無第二性征等臨床征象,但是臨床上發生這種情況一般比較罕見。所以兒童時期如果發生了血吸蟲病,一定要積極進行治療,防止疾病給兒童的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影響。
對于血吸蟲病,人畜同步化療是控制傳染源的有效措施,血吸蟲感染者的糞便、污染液體是造成血吸蟲病傳播的重要環節,因此多采用糞、尿混合貯存的方法殺滅糞便中的蟲卵,有助于控制血吸蟲病的傳播。在個人防護方面,盡量不要接觸疫水,平時不要喝生水,應把水完全燒開了再喝,以防生水中有尾蚴而發生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