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白蛋白低通常是正常現象、營養不良、肺炎、病毒性肝炎、腎小球腎炎等因素引起的,家長應立即帶新生兒就醫檢查,積極接受治療,以免影響新生兒的發育。
1、正常現象:白蛋白主要是在肝臟進行合成,新生兒的肝臟還沒有發育完善,就可能導致合成的白蛋白減少,通常是正?,F象,不用進行特殊處理,隨著年齡增長,肝臟發育完善后可以自行恢復。
2、營養不良:新生兒的食欲不太好,奶粉或者母乳喝得比較少,攝入的營養物質不足,也有可能使體內的白蛋白下降。建議家長要調整哺乳方式,適當增加哺乳次數,滿足新生兒的營養需求。
3、肺炎:新生兒的免疫力比較低,被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后,就可能引起肺炎,出現咳嗽、發熱、咳痰、流鼻涕、煩躁等癥狀,也有可能降低體內白蛋白的含量。建議遵醫囑使用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洛干混懸劑、頭孢克肟顆粒等藥物來治療,可以減輕炎癥。
4、病毒性肝炎:如果新生兒被各種肝炎病毒感染,容易誘發病毒性肝炎,損傷肝功能,使肝臟合成的白蛋白減少,出現白蛋白偏低的現象。需要遵醫囑使用恩替卡韋口服溶液、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顆粒、注射用重組人干擾素α2a等藥物來治療,可以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5、腎小球腎炎:若新生兒患有腎小球腎炎,可能會損傷腎小球的濾過功能,導致白蛋白隨尿液排出體外,也有可能使血清中的白蛋白下降,還會伴隨水腫、血壓升高、血尿等癥狀。需要遵醫囑使用人血白蛋白、呋塞米注射液、環孢素口服溶液等藥物來治療,可以緩解不適癥狀。
家長要注意觀察新生兒的身體情況,注意開窗通風,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