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作為中醫傳統療法之一,在治療骨質疏松癥方面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艾灸通過燃燒艾絨產生的熱量作用于人體的特定穴位,可以起到溫通經絡、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等效果。對于骨質疏松癥而言,艾灸可以幫助緩解因骨質疏松癥引起的疼痛和其他不適癥狀。因為艾灸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于營養物質更好地輸送到骨骼,并且可以放松肌肉,減輕肌肉緊張和痙攣,從而改善關節活動度。
通常艾灸腎俞穴、關元穴、足三里穴、命門、涌泉、太溪等穴位有助于補腎陽或調整腎陰。需注意,雖然艾灸可以緩解骨質疏松癥的一些癥狀,但并不能直接增加骨密度或治愈骨質疏松癥。艾灸治療需要由醫生進行操作進行,以避免自行操作時可能發生的燙傷等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