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鈣化結節是影像學檢查時,發現肝臟上出現的鈣鹽沉積團塊,沉積的鈣鹽聚積在肝實質中,類似腫瘤樣結節,但實質上是肝組織的局部壞死、纖維化、血管壁鈣化。臨床上肝內膽管結石、肝血管瘤、肝硬化、寄生蟲感染、肝癌均有可能造成肝鈣化結節,發現肝鈣化結節后,應根據不同病因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1、肝內膽管結石:肝內膽管結石堵塞肝內膽管,反復的膽管炎癥、膽汁淤積,可造成肝內膽管纖維化,形成肝鈣化結節?;颊吲R床癥狀不明顯,少數患者可有肝區隱痛,導致肝葉萎縮甚至癌變;
2、肝血管瘤:肝血管瘤中微小毛細血管發育不良,部分可出現毛細血管壞死及纖維化,也可以形成肝鈣化結節;
3、肝硬化:正常肝小葉壞死,假小葉增生,肝臟整體纖維化,異常增生的肝組織均可出現肝鈣化結節。患者可有肝區隱痛、乏力、消瘦等癥狀;
4、寄生蟲感染:血吸蟲肝或感染肝包蟲病時,蟲卵或成蟲侵犯正常肝實質,引起人體正常免疫反應,可在蟲卵或成蟲周圍形成鈣化,從而出現肝鈣化結節;
5、肝癌:可導致正常的肝細胞變性壞死,不成熟的腫瘤細胞也可表現為肝鈣化結節。患者多有乏力、黃疸、消瘦、肝區隱痛等癥狀,晚期可出現肝癌惡病質。
發現肝鈣化結節時,應完善強化CT、實驗室檢測及腫瘤學檢查,必要時可行肝臟穿刺,明確病因,采用針對性治療手段。同時患者應清淡飲食,避免過度勞累,更不要抽煙喝酒,遵醫囑積極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