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腹痛,其常見的原因可能包括受涼、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闌尾炎、腸系膜淋巴結炎等,具體還需要前往醫院就診后才能明確診斷。
1、受涼:中學生日常的活動量比較大,如果在運動出汗以后脫去衣物,或者飲用冰鎮的水或飲料,可能會導致腹部受涼,從而刺激胃腸道出現疼痛癥狀。此時可以適當熱敷腹部,同時飲用溫水,有助于緩解癥狀;
2、消化不良:如果中學生不注重健康的飲食習慣,經常在路邊小攤購買炸串、麻辣燙等食物,并且大量進食,可能會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從而引起消化不良,表現為上腹部絞痛、噯氣、惡心等癥狀。建議遵醫囑使用健胃消食片、多潘立酮片等藥物治療;
3、急性胃腸炎:是夏秋季的常見病、多發病,多由細菌及病毒等感染所致,多數急性起病,開始表現為惡心、嘔吐,繼以腹瀉,每日3-5次甚至數十次不等,大便多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散(Ⅲ)、頭孢克肟片等藥物治療;
4、闌尾炎:是一種常見的急腹癥,闌尾是靠近盲腸頭部突出的蚯蚓般的盲管,位于右下腹部。中學生受涼、腹瀉、胃腸道功能紊亂或前期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等疾病,都會引起闌尾發炎,刺激周圍黏膜,進而可發生轉移性右下腹疼痛、發熱等癥狀。診斷明確后,應盡早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傳統開刀手術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
5、腸系膜淋巴結炎:多見于學齡兒童,但也可發生于青年人。腸系膜淋巴結沿腸系膜動脈及其動脈弓分布,十分豐富,回腸末端和回盲部尤著,小腸內容物常因回盲瓣的作用,在回腸末端停留,故腸內細菌及病毒產物易在該處吸收進入回盲部淋巴結,而引起腸系膜淋巴結炎,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腹痛陣作,疼痛時或伴惡心、嘔吐,常見便秘。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頭孢克肟片等藥物治療。
除了以上常見的原因以外,還存在腸梗阻等原因,因其不及時治療會引起較大危害,所以家長、老師以及中學生自身均應對腹痛這一癥狀引起重視,不要延誤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