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的病毒性肝炎,臨床表現也會有所不同。常見的病毒性肝炎有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檢測病毒性肝炎的指標有病毒學標志物檢查、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檢查、甲胎蛋白指標等。
1、甲肝、戊肝:甲肝和戊肝癥狀類似,潛伏期一般可達45天,在潛伏期內,患者沒有明顯的癥狀。患者在患病初期會有食欲下降、厭油、腹部不適的癥狀,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的癥狀,有些患者還會出現黃疸的表現。甲肝檢測的指標主要有甲型病毒性肝炎抗體IgM、IgG以及血生化指標,其中血生化指標包括血糖、血磷、血鉀、血鈣等。戊肝的常規檢查項目有免疫印跡試驗、酶聯免疫試驗,主要檢測指標為血清中的抗-HEV-IgM;
2、乙肝、丙肝:乙肝和丙肝癥狀相似,乙肝和丙肝都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患者多表現為乏力、厭食、尿色加深、肝區疼痛等,患者處于慢性期時,會有腹脹、乏力、右上腹隱痛的表現。隨著病情的發展,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還有可能發展為肝硬化,出現肝脾腫大、腹水、水腫的癥狀。乙肝的檢查指標主要有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還有乙肝核心抗體等。丙肝的常規檢查指標包括血清ALT、AST、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等;
3、丁肝:丙肝往往和乙肝是重疊或協同感染,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加重乙肝患者乏力、食欲減退、肝區不適的癥狀。肝組織的丁肝抗原檢測、血清丁肝抗原的檢測、血清丁肝抗體的檢測,是判斷丁肝的重要指標。
患者可以根據出現的不同癥狀進行初步判斷,而后及時到正規醫院的肝病科做相關檢查,并及時治療,患者如果需要通過藥物治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此外病毒性肝炎患者要盡量避免喝酒,以免造成肝損傷,加速病情的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