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如果做支架分流后,及時且正確治療導致肝硬化的病因后,患者術后5年生存率在82%左右,甚至可以做到與正常生存時間相同的理想治療效果。如果患者治療不及時,或治療后出現嚴重的并發癥時,其生存時間可能會有所影響,可能會在1-3年內出現較嚴重的情況,甚至威脅生命。導致肝硬化的原因較多,較常見的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或肝內外的膽管結石,導致膽管炎反復發生,也可以誘發肝臟功能失調,導致肝臟炎癥,從而誘發膽汁性肝硬化。
肝硬化的患者會出現門脈高壓,引起食管-胃底靜脈曲張,造成胃腸道消化能力、吸收能力下降,還可能伴有雙下肢水腫、腹水等癥狀,如果患者做門靜脈和腔靜脈,或者鎖骨下靜脈分流手術后,可以適當減少門脈壓力,但并不能從根本解決肝硬化本身帶來的問題,要針對肝硬化的原因進行徹底治療,才是保護、維護肝臟功能的手段,如抗病毒藥物治療,可使用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如果患者是膽汁性肝硬化,盡量通過手術把膽汁淤阻的結石取凈,通過手術建立通暢的膽汁引流通道,如果患者出現腹水,還應該及時進行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內支架分流術進行緩解。若采取正確、適當的治療措施,可以獲得比較理想的生存期限。
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證營養均衡、平衡飲食,避免喝酒、控制體重,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選擇低鹽、低脂、低鈉飲食,避免過多鈉攝入加重體液潴留,加重患者的腹水以及下肢水腫癥狀,還應避免攝入辛辣、刺激的食物,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勤洗手,避免病原微生物入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