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不叫靜脈炎,靜脈曲張和靜脈炎是兩個疾病。靜脈曲張和靜脈炎之間的病因不同、癥狀不同、治療方式不同。
1、病因不同:靜脈曲張是指由于血液淤滯、靜脈管壁薄弱等因素導致的靜脈迂曲、擴張,包括下肢靜脈曲張、精索靜脈曲張、食管靜脈曲張等。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發炎,如果靜脈曲張不及時治療,可能會逐漸導致靜脈炎的出現。除靜脈曲張外,長期輸注濃度較高、刺激性較強的藥物,也可能會導致靜脈炎發生。
2、癥狀不同:靜脈曲張表現為表層血管像蚯蚓一樣曲張,明顯凸出皮膚,呈團狀或結節狀。靜脈炎臨床表現為沿靜脈走向出現充血性紅斑,有時伴有疼痛、腫脹,穿刺靜脈近端呈紅色條索狀或樹枝樣改變,重者出現靜脈硬結,可觸及索狀硬條或串珠樣結節。
3、治療方式不同:出現靜脈曲張后可通過使用靜脈活性藥物進行治療,如注射用七葉皂苷鈉、羥甲香豆素片等,或進行手術治療,靜脈曲張的癥狀可得到有效改善。靜脈炎患者可遵醫囑使用酮洛芬凝膠、復方七葉皂苷鈉凝膠等藥物進行治療。
建議出現靜脈曲張或靜脈炎的患者及時到醫院的血液外科就診,完善視診、超聲等檢查,明確診斷后遵醫囑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