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中醫認為脾臟主要有主運化、主升清、主統血等三大功能。脾臟位于中焦,在膈肌的下方,屬于陰中之至陰,五行屬土,與胃相表里。
1、主運化:指的是脾能把水谷化為精微,可以將精微物質吸收、運輸到全身。脾的運化功能通常包含運化水谷和運化水液等方面,而運化水液是指脾有吸收、運輸水液,防止水液在體內停滯的生理功能。如果脾臟運化水谷的功能減退,機體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消瘦等氣血不足的癥狀,若脾臟運化水液的功能減退,可能會導致水液在體內滯留,產生濕、痰及水腫等病理變化;
2、主升清:指的是脾氣上升,將水谷化為的精微向上運輸至心、肺、頭、目等部位,并可以通過心、肺的轉化功能,產生氣血而營養全身。如果升清不足,則可能會引起頭目失養,出現頭暈目眩、神疲乏力、腹脹和泄瀉等癥狀。如果升舉無力,中氣下陷,則可能出現內臟下垂、久瀉脫肛等癥狀;
3、主統血:傳統中醫認為脾有統攝功能,可以將血液固攝在人體的脈絡當中。如果脾的統攝功能不足,可能會出現便血、尿血、崩漏等下部出血等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