皰疹病毒屬于一類中等大小的DNA病毒,具有包膜特性,并能對人類和動物造成疾病。由于皰疹病毒的包膜含有豐富的脂質,因此,對于生活在外部環境中的皰疹病毒,乙醇、漂白劑和酚類消毒劑等脂溶劑都能有效地起到滅活作用。當使用有機溶劑時,會造成藥物殘留及環境污染,甚至引起疾病傳播。另外,在pH值低于5或超過10,以及溫度超過56℃的條件下,皰疹病毒有可能在30分鐘內失去其感染性,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在感染皰疹病毒后,如果皮膚上出現了皰疹,不應該直接使用上述的殺皰疹病毒消毒劑與皮膚或黏膜接觸,以避免給皮膚帶來不必要的刺激。同時應使用含氯制劑和含碘制劑。在臨床實踐中,建議使用碘伏溶液來濕潤紗布,并在皰疹受影響的區域進行濕敷處理。在濕敷過程中,建議每3-5分鐘更換一次碘伏紗布,以確保紗布始終保持濕潤狀態。另外,使用碘伏時應將其放置于干燥處或避光處保存。碘伏在一方面對黏膜的刺激性相對較低,而在另一方面,也具有消毒效果,有助于預防皰疹在局部區域的感染。若小孩身體不適或有其他癥狀表現,則要考慮到是否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
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病毒藥膏進行治療,例如阿昔洛韋乳膏或噴昔洛韋乳膏等,同時需要注意避免搔抓,以防止擴大感染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