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結晶屬于腎結石的早期形態,多由于代謝異常、尿路梗阻、細菌感染以及使用苯蝶啶、乙酰唑胺、維生素D等可誘發結石形成的藥物導致,長期飲水少、出汗多等也屬于誘發因素,使鈣、草酸、尿酸和胱氨酸等物質在尿液中沉積,形成腎結晶。建議就醫檢查明確癥狀嚴重程度,并進行相應治療。
1、無需治療:若無明顯不適癥狀者可暫不進行特殊治療,應多飲水、勤排尿,促進腎結晶排出體外及減少其形成。還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多進行跑、跳、爬樓梯等運動,有利于促進腎結晶排出;
2、需要治療:若出現疼痛、血尿、惡心、嘔吐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用藥治療,常用藥物包括枸櫞酸氫鉀鈉、碳酸氫鈉等溶石藥物,以及坦索羅辛、排石顆粒、結石通顆粒等排石藥物等。若疼痛較嚴重,還可適當應用雙氯芬酸鈉、吲哚美辛等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幫助緩解。另外部分患者也可選擇中醫治療,應用中藥、針灸等方式促進癥狀消除。
此外,腎結晶患者需嚴格遵醫囑用藥,避免自行停藥及濫用藥物,治療過程中出現不適及時向醫生反映。日常應積極調整生活習慣,避免熬夜,睡前及時排尿。飲食以清淡為主,少進食牛奶等含鈣高的食物,多進食一些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果蔬,可促進癥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