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下墜總想大便,即肛門出現墜脹不適感伴排便沖動,考慮可能是痔瘡、肛周膿腫、直腸脫垂等因素引起,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查明病因后對因、對癥治療。具體說明如下:
1、痔瘡:一般Ⅱ度及以上的內痔或混合痔的內痔部分出現脫出,刺激齒狀線區可引起肛門墜脹不適感伴排便沖動,還可出現排便頻次增多、里急后重等癥狀。此外,痔瘡出現痔核破裂,肛周感染時因炎癥刺激也可出現肛周墜脹不適癥狀。癥狀較輕時,一般可通過調整排便習慣和飲食結構,在醫生指導下行高錳酸鉀溶液溫水坐浴、外用痔瘡膏、紅霉素軟膏等治療,癥狀嚴重者需行注射硬化劑治療(如消痔靈注射液、5%苯酚植物油等)、激光治療、手術治療(如單純痔核切除術、外剝內扎術、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等。
2、肛周膿腫:病變位置較高的肛周膿腫,由于膿腔內膿液蓄積過多,膿腔壓力過大,加上可能出現膿腔破裂,膿液滲出,可刺激支配肛門括約肌的神經,就會引起肛周墜脹不適感伴排便沖動及里急后重等。其治療一般需行切開引流或其他手術治療方式(如掛線療法),術后需要定期清潔換藥和沖洗膿腔。還可在醫生指導下口服敏感性抗生素(如頭孢地尼膠囊、克拉霉素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或靜脈滴注敏感性抗生素(如注射用頭孢他啶、注射用阿奇霉素、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輔助控制感染。
3、直腸脫垂:當機體腹壓升高可導致直腸黏膜、肛管、直腸和部份乙狀結腸向下移位脫出于肛外,當直腸脫垂壓迫刺激齒線區引起墜脹不適感伴排便沖動,還可出現肛門排便頻次增加、排便不盡、下腹脹痛、尿頻等癥狀。其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輕度脫垂時可行手法復位、膠圈套扎治療、肛門環縮小術或括約肌成形術等,重度完全性脫垂手術術式包括直腸懸吊及固定術、脫垂腸管切除術、肛門環縮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