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陰道炎指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細菌性陰道炎指細菌性陰道病。通過白帶性狀、外陰瘙癢程度、發病誘因、陰道黏膜狀態和分泌物pH值這幾個方面,可以對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和細菌性陰道病進行初步的區分。建議及時就醫診治,謹遵醫囑。
1、白帶性狀: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白帶通常呈豆腐渣樣或凝乳狀,質地比較稠厚,可伴有外陰瘙癢。而細菌性陰道病白帶多呈灰白色,質地稀薄,有魚腥味,尤其在性交后味道會加重。
2、外陰瘙癢程度: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外陰瘙癢癥狀往往較為嚴重,患者常因瘙癢而坐立不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睡眠。細菌性陰道病的外陰瘙癢程度相對較輕,有的患者可能僅有輕微的不適感。
3、發病誘因: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常在機體抵抗力下降、長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等情況下發病。細菌性陰道病則多因陰道內菌群失調,厭氧菌過度繁殖所致,比如頻繁沖洗陰道、性生活不潔等都可能誘發。
4、陰道黏膜狀態: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患者陰道黏膜可出現紅腫,嚴重時可見白色膜狀物附著,擦除后可見黏膜紅腫糜爛。細菌性陰道病陰道黏膜一般無明顯充血等嚴重炎癥表現,但可能有輕度的紅腫。
5、分泌物pH值:正常陰道分泌物pH值在3.8-4.4,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患者分泌物pH值通常正?;蜉p度升高,而細菌性陰道病患者陰道分泌物pH值常大于4.5。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測只是一種初步的判斷方式,不能完全確診。如果出現疑似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如白帶常規檢查等,以便準確診斷和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避免延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