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子宮內膜炎分為濕熱郁積、寒滯血瘀等證型,可以遵醫(yī)囑分別使用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瘀或溫中散寒、化瘀止痛等作用的中成藥,注意不能擅自應用藥物。
1、濕熱郁積:患者缺乏運動、經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身處潮濕環(huán)境等,濕熱之邪蘊結在體內,向下灌注在胞宮內,可出現月經淋漓不盡、月經量減少,顏色晦暗并有臭味,伴有下腹疼痛、低熱等,與慢性子宮內膜炎的癥狀類似,治療時以清熱邪、祛濕、消除瘀滯等為主,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吃黃連解毒散、婦科千金片、金剛藤膠囊、金雞顆粒等藥物;
2、寒滯血瘀:患者久病、周圍環(huán)境過于寒冷等,寒氣侵襲機體并在體內凝滯,寒邪凝聚在胞宮而導致血液淤積、氣機凝滯,出現腹部冷痛、痛經、關節(jié)疼痛、腹瀉等慢性子宮內膜炎癥狀,可以遵醫(yī)囑吃血府逐瘀丸、附子理中丸、當歸四逆湯等,以溫暖機體、驅寒、祛瘀并減輕疼痛;
3、其他:慢性子宮內膜炎患者可以到中醫(yī)婦產科就診,在醫(yī)生指導下吃婦寶顆粒、桂枝茯苓丸等中成藥,也能起到治療效果。
除口服中成藥外,患者還可以遵醫(yī)囑用蒲公英、紫花地丁、當歸等藥物灌腸治療,或是在醫(yī)生指導下吃氨芐西林膠囊、阿莫西林膠囊等抗生素,配合超聲波療法、針灸及艾灸等,也能促使病情好轉。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還需進行手術切除粘連部位。治療期間注意做好保暖,避免受涼、勞累或頻繁性生活等,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