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食內熱重的患者一般不可以喝太子參。太子參又稱孩兒參,性平、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健脾,生津潤肺的作用。常用于治療脾虛體倦,食欲缺乏,病后虛弱,氣陰兩傷,自汗口渴,肺燥干咳等癥。但是用藥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避免自行盲目用藥,以免導致藥不對癥,或者發生藥物不良反應。
積食內熱重的患者一般可表現為肺、大腸、脾、胃經等內熱嚴重,患者的體質比較虛弱,可經常有疲勞感,脾的運化功能明顯下降,消化不良,食納差,積食,以及經常大便干結、口舌生瘡,多易感冒、咳嗽,咳嗽時有喘出現。此時則不可以喝太子參,因為太子參可能會導致內火上亢,從而加重原有不適癥狀,從而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
發生積食內熱重的情況后,首先需要盡快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擇中成藥,如神曲消食口服液或王氏保赤丸;適當服用益生菌類藥物,有利于調理腸道菌群,加快腸道蠕動速度,改善積食內熱癥狀。處理方式需根據嚴重程度選擇,并遵醫囑進行。同時還要保證飲食營養健康,避免過于油膩的食物攝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