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痙攣就是干熱環境中機體大量出汗,造成體液過量丟失,出現以大肌群痙攣為主要表現的綜合征,是重癥中暑的一個臨床類型。出現熱痙攣時,可以進行現場救護,如轉移、降溫等,同時要立即去醫院救護,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一、現場救護:1、轉移:發生熱痙攣需要將患者脫離高溫環境,并迅速將患者轉移到通風良好的陰涼處平臥休息,幫助患者松解或脫去外衣;
2、降溫:輕癥患者可反復用冷水擦拭全身,直至體溫低于38℃,或者可使用扇子、電風扇或空調幫助降溫。
二、醫院救護:1、藥物降溫:熱痙攣的患者,可以進行藥物降溫,防止肌肉震顫,減少機體分解代謝,減少機體產熱,擴張周圍血管,常用水楊酸類藥物進行治療,如水楊酸鈉、阿司匹林;
2、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熱痙攣的患者,如果發生早期循環衰竭,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一定濃度的葡萄糖鹽水輸液,糾正患者水、電解質紊亂的情況。但速度不宜過快,并加強觀察,以防發生心力衰竭;
3、其他方面:熱痙攣的患者,應適當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如阿莫西林等,如果患者出現躁動不安、抽搐等情況,注意禁用鎮靜催眠藥,如阿普唑侖、艾司唑侖等,緩解患者的癥狀。
出現熱痙攣的患者,需及時去醫院就醫進行急救措施,同時生活中建議避免長時間在高溫或者不通風的環境下進行工作,以及體力勞動,防止發生熱痙攣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