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用補氣血的藥多數需要連用1-3個月再停藥,具體的用藥時間需要遵醫囑。補氣血的中藥連續喝2周左右應及時復診,再由醫生調整藥物的用法、用量。
如果患者出現了氣血不足、氣血虧虛的情況,可以遵醫囑服用補氣血的中藥來調理身體,常用中藥材包括人參、白術、當歸、阿膠、黃芪、大棗等,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疲乏力、面色萎黃等癥狀。一般補氣血用藥兩周為一個療程,需要及時復診調整用藥。如果患者只是短期飲食不佳或過于勞累導致一時的氣血不足,對藥物吸收能力較好,服用一個月左右,氣血不足的情況就會得到改善,此時就可以停藥。如果患者的病情嚴重,出現了乏力、貧血、面色蒼白等癥狀,需要延長用藥時間,可能在用藥三個月左右,身體情況會得到改善,然后停用藥物。
此外,不建議長期服用補氣血的中藥,因為補氣血的中藥都屬于溫補性的藥材,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引起上火,對身體健康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