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濕胃苓湯是常見的中醫(yī)方劑,主要由防風、蒼術(shù)、白術(shù)等成分組成,具有清熱除濕、健脾利水的功效。建議存在藥物適應證的患者前往醫(yī)院的中醫(yī)科就診,完善望聞問切等檢查后,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該藥進行調(diào)理。
除濕胃苓湯的組成包括防風、蒼術(shù)、白術(shù)、赤茯苓、陳皮、厚樸、豬苓、山梔、木通、澤瀉、滑石、甘草、薄桂。除濕胃苓湯燥濕運脾、行氣和胃,白術(shù)、澤瀉、茯苓、豬苓、肉桂健脾助陽、化氣利水滲濕,加梔子、木通、滑石清熱利濕、散肝疏脾、祛風勝濕。
諸藥配伍,共奏清熱除濕、健脾利水之功。主治因飲食失調(diào)、脾失健運、濕濁內(nèi)停、郁而化熱、外蒸肌膚所致的皮膚紅斑、水皰、滲液等癥。
需要注意的是以火盛為主者不宜使用,對于疼痛明顯者,常與延胡索、郁金、川芎等藥配伍。伴有身熱、口干者,常與黃連配伍,伴有四肢沉重、體倦乏力、口黏等濕氣重的患者,常與車前子、薏苡仁等藥配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