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腦白質變性又稱為腦白質疏松,是指腦室周圍或者大腦皮層下的腦白質出現點狀或片狀分布的脫髓鞘改變。輕度腦白質變性常見的病因包括動脈硬化、酒精或者一氧化碳中毒、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反應。動脈硬化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病因,多見于老年人。自身免疫反應造成的輕度腦白質變性多見于中青年患者,如多發性硬化。輕度腦白質變性的臨床診斷,主要依賴于顱腦CT、顱腦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可發現腦白質區出現散在的斑點或斑片狀的脫髓鞘病灶。
輕度的腦白質變性,通常不會造成明顯的不適癥狀,無需進行特殊治療。部分輕度腦白質變性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記憶力和定向力減退、反應遲鈍等癥狀,如果腦白質變性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導致癡呆的發生。
出現臨床癥狀的患者,需要通過病因治療和對癥治療改善癥狀。病因治療是指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比如動脈硬化造成的輕度腦白質變性,需給予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進行抗動脈硬化治療。對癥治療主要是給予改善認知功能的藥物進行治療,包括鹽酸多奈哌齊、鹽酸美金剛等。輕度腦白質變性在預防方面,主要是養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積極控制動脈硬化等致病因素,患者還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蘋果等,并注意戒煙戒酒、適當運動。
